欢迎光临365bet体育在线gsxia官网!
head.png

计划总结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计划总结

锡盟商务局2007年工作总结及2008年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2008-02-25 文章来自:

2007年,全盟商务工作在盟委、行署的正确领导和自治区商务厅的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盟委(扩大)会议、自治区商务和口岸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后,商务系统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全盟商务口岸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服务锡盟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转变职能,优化服务,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2007年全年完成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86000万美元,同比增长11.46%,其中出口累计完成13000万美元,同比增长41.02%,进口累计完成73000万美元,同比增长8.3%。进出口总额全区排名第四位。

全盟新审批设立外商投资项目11个,合同外资额9608.4万美元,直接利用外资完成4800万美元,增长30%,超额完成自治区年初下达的3500万美元指导计划任务,并提前一个月超额完成了盟内下达的4000万美元的利用外资指标。全盟完成对外劳务合作合同金额250万美元。输出劳务261人次。

全盟口岸进出口货运量预计完成575万吨,同比减少13.47%,其中:进口402.50万吨,同比减少19.94%;出口122.21万吨,同比增长37.86%。出入境人员为163万人次,出入境人员基本各占一半,均增长19%以上。

珠恩嘎达布其口岸进出口货运量预计完成15.35万吨,同比增长511%,其中:进口15.84万吨,同比增长532%;出口1.51万吨,同比增长366%。出入境人员为4.10万人次,同比增长96%以上。

全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68亿元,同比增长18.3%。

二、商务和口岸经济工作开展情况

(一)对外贸易进出口方面

1、根据历年来进出口情况和对外贸易企业分布,年初编制上报了2007年对外贸易进出口计划。并按行署下达我局8.5亿美元的对外贸易进出口计划任务,分解下达给各旗县市(区),大部分旗县市完成了任务。

2、积极培育外贸主体,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进出口经营权,并加强对企业申报经营权工作的指导,帮助企业做好包装,尽可能让符合申报登记条件的企业,尽早获取进出口经营权。全年共审批进出口备案登记企业23家,换证16家。加大了外经贸企业的存量,为扩大我盟对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立健全了全盟外经贸企业档案并施行了微机管理。

3、深入各旗县市(区)对外贸企业进行调研,摸清了全盟外贸企业的基本情况,发现了一批有发展潜力和特色的企业,如:西乌旗有机肥厂产品定位、规模和销售渠道都非常好,产品很受韩国市场欢迎;东乌旗马头琴工艺品全部是手工制作,各式民族产品出口蒙古、日本都比较有潜力。通过调研了解到各地外贸企业对开拓国际市场的积极性都比较高。

4、为了推动我盟对外贸易又好又快发展,增强我盟外经贸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力,创造更好的外经贸运行环境,积极为外经贸企业申请西部外经贸发展促进资金项目4项,到位资金233万元,主要用于四家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的出口研发;申请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项目20项,到位资金63万元,主要用于18家中小企业出口产品ISO9000管理体系认证、出口产品国际市场宣传推介、境外展览;通过项目资金的扶持,鼓励和扶持了一大批有出口潜力的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和产品出口市场开拓,提升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出口产品附加值,扩大了出口创汇,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申报农轻纺产品贸易促进资金项目1项,申请资金85万元。

5、全力以赴做好活羊出口隔离场建设工作,会同自治区检验检疫局对我盟9个出口活羊隔离场进行了检查验收,并逐一提出整改意见,在规定的期限内全部整改完毕,并通过了验收。2007年活羊出口工作由于国内肉食品价格上涨,外商不能接受活羊收购价格,致使今年没有向中东出口活羊,就这项工作我们专题向自治区商务厅、盟委、行署做了汇报。

6、加强业务指导,推动外经贸企业开展出口业务。外贸科多次应企业要求上门服务,为企业提供从网上申报到证书领取的一条龙服务,同时与海关、外汇管理局、税务等部门协调,帮助企业办理海关电子口岸,网上申领外汇核销单、网上交单等业务,解决了企业在进出口业务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发挥了政府职能部门政策法规宣传和行政指导、服务作用。同时对具有出口潜力的企业给予政策上的重点扶持,对其在出口过程中遇到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并予以协调解决,通过扶优扶强,帮助企业扩大出口规模。

5.组织我盟有关企业参加了在厦门市召开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主要以农畜产品为主与中东地区进行沟通交流,为扩大我盟农畜产品出口打下基础。

(二)对外经济合作方面

1.引进和利用外资方面。一是年内完成了自治区确定的3500万美元和盟里下达的4000万美元的任务,达到4800万美元,增长30%。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中型项目有6个,占总项目数的60%。主要大项目分布在金属矿开发、煤炭资源开发、风能开发等能源类行业。继外商投资灰腾梁大型风电场之后,年内又有太仆寺旗、二连浩特、正蓝旗、西乌珠穆沁旗等地引进了外资投向风能开发。主要投资方为香港、英属维尔津群岛、美国及中美洲岛国。全盟利用外资主要以香港地区为主,投资项目占全盟利用外资项目总数的73.2%。二是加工业外资到位情况良好。全盟外资实际到位金额中,乳制品加工业占44%,矿产品加工业占6.9%,木材加工业占16.8%。“二连浩特市宏泰林资源有限公司”等6家外资公司,依托二连口岸优势,在木材加工园区内设立加工型企业,主要从事木材、木制品、家具、装潢材料的加工生产,口岸木材加工业呈现出良好的运行和发展态势。三是外资企业的追加投资,成为外资重要增长点。我盟实施的“工业兴盟”的战略,使投资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增强了外资企业做大做强的信心,企业的投资不断增加。近年内落地的外资项目“内蒙古圣元食品有限公司”、“内蒙古金中矿业有限公司”等企业,随着项目的扩大,2007年均申请追加了生产投资。四是外资项目的审批设立以及外资实际到位的时间明显加快。今年以来,申请设立外资企业的项目因前期工作细致、报送的材料完备,使得审批手续和速度明显加快、外资企业当年注入资金的比率显著提高。

  2.我盟企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进展良好。在蒙投资的中国企业“特木尔廷敖包锌矿”、“塔木察格辽河石油公司”等企业目前的生产状况良好,为境外中资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我盟境外投资企业“巴音朝克图-蒙赫音嘎乐有限公司”,已向蒙古国输出煤矿开采设备30台,总价1100万人民币。截止9月底,该境外项目累计投资2000万元,并已通过珠恩嘎达布其口岸进口原煤5000吨。

3. 积极促进中蒙毗邻地区的经济协作。年初锡盟行署、辽宁锦州市政府、阜新市政府和及蒙古国东方省、肯特省、苏赫巴托省在东乌旗乌里雅斯太镇,共同举办了“构筑欧亚新通道战略论坛”。赴蒙古国参加了在肯特省温都尔汗市举办的“蒙古国东部区合作2007协作会议”。随后又赴辽宁省阜新市参加“中蒙六地加强战略合作年会”,这三次会议围绕加强中、蒙两国六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快推进“欧亚新通道”,即“新—珠—乔”铁路建设等有关事宜进行了讨论,在扩大合作领域、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提高通关服务效率等方面达成了共识。构建欧亚新通道有利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区域经济优势互补,珠恩嘎达布其口岸至锦州港这条铁路线又是运输经济效益最佳、出海口最便捷的欧亚新通道的基本干线,对推动中、蒙、俄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维护睦邻友好的双边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4.国外政府援助工作。2007年,我盟推荐申报国外政府无偿援助项目4个,正镶白旗第一小学综合楼建设项目、西乌旗白音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器械购置项目申请日本驻华使馆“利民工程无偿援助”,东乌旗蒙古族实验小学申请“澳大利亚政府小型活动计划项目”,锡盟妇幼保健院、镶黄旗妇幼保健所申请“意大利政府支援内蒙古西部区妇女、儿童健康”项目。累计申请援助资金300万元人民币。其中“利民工程无偿援助”项目已经过日本使馆派员的实地调查,并于元月份将正式签订协议。

(三)口岸建设管理方面

1.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今年珠恩嘎达布其口岸新建、续建的海关、检验检疫办公楼工程,国门工程,联检区配套设施工程,联检综合楼续建工程等5个项目,总投资1950万元,全年实际完成投资1680万元。其中,海关、检验检疫二栋办公楼建筑总面积9864 ㎡,总投资1250万元,实际完成投资1100万元,完成工程量的90%,正在进行内部装饰装修国门工程总投资180万元,已完成四层土建主体,完成投资60万元;联检综合楼续建工程,建筑面积2600㎡,完成投资300万元,工程已竣工并投入使用;联检区配套设施工程已完成1.2公里疏港公路及孔道封闭硬化、联检大厅大屏幕安装、边检“梅沙”系统、硬化面积7千㎡、绿化面积1.2万㎡及场区亮化,累计完成投资220万元。目前,口岸已实现了通路、通电、通水、通暖、通讯、通有线电视,常年开放所需的信息网络全部接通,口岸管理区正式投入使用,已具备常年开放所需的查验办公和生活条件。为推进蒙方口岸实现对等开放,东乌旗政府投资360万元援建了蒙方毕其格图口岸1200平方米联检大厅、营房和联检区1800平方米一级水泥道路硬化及蒙古国额尔敦查干县3.2公里的三级沙石路,工程已于今年10月10日完工并交付使用。截止目前,共为珠恩嘎达布其口岸争取上级口岸建设资540万元,其中争取自治区财政口岸建设专项资金360万元,国家口岸建设补助资金180万元。

2.口岸开放与管理。今年,珠恩嘎达布其口岸继对13家特定企业临时开放后,年初,通过积极争取,口岸实现了临时常年开放,允许双方人员、货物和交通工具通过该口岸出入境。口岸扩大开放范围有力地推动了口岸实现常年开放的进程,国家海关总署和质检总局分别于上半年同意在东乌旗设立海关、检验检疫机构,机构筹备工作组也随后成立并进驻珠恩嘎达布其口岸,承担口岸临时常年开放的监管任务,口岸监管更趋于合理和完善。7月下旬,自治区口岸办组织自治区有关部门对珠恩嘎达布其口岸进行了预验收,并认为珠恩嘎达布其口岸公路、通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善,口岸现场查验设施及配套建设基本完成,已能够满足常年开放的需要,基本达到了口岸开放验收规程的要求。10月中旬,在中蒙两国落实《中蒙两国边境口岸及其管理制度协定》磋商中,双方明确珠恩嘎达布其-毕其格图口岸在2007年内常年开放,是申请开放口岸中唯一被确定在今年内常年开放的口岸。12月11日,珠恩嘎达布其口岸顺利通过由海关总署会同外交部、公安部、质检总局、总参谋部组成的验收组对口岸扩大对外开放前准备工作的检查验收并顺利通过,成为继1992年呼和浩特机场口岸通过国家验收后15年来我区第二个正式通过国家验收的常年开放口岸,标志着珠恩嘎达布其口岸建设与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将进一步促进我盟对蒙经贸合作的发展。

目前,珠恩嘎达布其口岸实现常年开放的国内各项手续已办结,经两国外交换文确定日期后即可实现常年开放。

(四)国内贸易方面

1.“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继续扎实推进。2005年国家起步实施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工作,从起步阶段起就精心编制规划,认真按照国家要求组织实施。至2006年底全盟共在7个旗县市建设农家店计258个,完成配送中心建设8处。太仆寺旗商务局还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受到了商务部的表彰。2007年我盟又新增3个旗县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旗县,2户企业为承办企业。至此我盟12个旗县市已有10个旗县被列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县,8户试点企业被列为承办企业。今年我盟规划建设和改造农家店160户,现已通过当地旗县和盟级商务部门的验收,对个别不符合标准的要求限期整改,确保达到规范要求,至此全盟已建成农家店418户。

2.“双百市场工程”取得了成效。我盟有4户企业入选了自治区112工程,以此为基础推荐上报了国家双百市场工程。2006年太仆寺旗京北蔬菜交易市场被列入国家双百市场工程项目。该市场是以蔬菜交易为主的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占地22万平米,主要交易品种有西芹、甘蓝、胡萝卜、土豆等,现为坝上地区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列为国家双百市场工程后,经过改造和升级,影响力与辐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2007年仅销售西芹达117490吨,销售额12658万元,带动了周边菜农的增收和围绕蔬菜种植、运输、贩运、交易为主的各产业链的发展和壮大,全旗16万农民人均增收达800元。2007年锡林浩特市畜产品交易市场又被自治区推荐为国家双百市场工程候选企业,该市场主要以锡林郭勒大草原出产的纯天然、无污染的牛羊肉食品交易和加工为主要功能的专业市场,市场及周边地区年交易和加工牲畜能力达到千万头只以上,年加工牲畜400余万羊单位,是华北地区大型畜产品市场之一。今年主要规划建设冷藏库一座,配送中心一处。申请列入双百市场工程后经过升级改造将打造成为较具影响力的畜产品专业市场。

3.以商贸流通项目为重点建设内容的商贸业快速发展。全盟重点建设的二连国际客运站及物流中心、西乌旗白音花物流中心、锡林浩特物流中心等多项商贸流通重点项目,规划投资22亿元,分年度规划实施,这些项目覆盖了大多数旗县市区和重点类产品市场,它们的建成将极大地促进全盟商贸业的提升和各类市场功能的形成并发挥极大的作用,同时西苏、蓝旗等地新开了一些较大规模的超市,锡市引进了天津华联超市等项目,改善了购物环境,促进商贸流通业的发展。

4.突出抓食品安全工作,切实保障食用产品安全,重点抓了屠宰市场的专项整治工作一是对全盟原有冷冻加工企业227户,其中定点屠宰企业169户全面进行了规范,专项整顿后第一批保留了定点屠宰企业126户,并在报纸上予以公告。2007年继续清理整顿和规范,有9户企业经改造后符合定点屠宰资格,有6户经当地政府审批后新建的符合条件的企业予以了定点屠宰资格,另有2户企业因定点条件不够,要求继续规范和提高档次。现全盟已有定点屠宰企业141户。二是对各地生猪加工企业基本状况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对企业较多的进行合并组建了有一定规模的比较规范的生猪定点加工企业,并对连续几年未参加年检,由当地商务屠宰管理部门取消屠宰资格。三是安排部署了全面检查。对个别旗县未设立定点屠宰的生猪屠宰户进行了突击检查,全盟共出动执法人员274人次,车辆45台次,检查企业和市场销售户1200余户。各地在自查的基础上,由盟内抽调各旗县市专业人员21人分别组成4个专项检查组,进行互查和抽查,对全盟各地屠宰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监督检查。对不符合质量卫生和定点屠宰要求的,责令关闭。四是签定质量安全承诺书,进一步保证产品质量。为了全面提高家畜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放心肉加工环境,盟商务局与各旗县商务局和全部定点加工企业签订了“家畜屠宰加工企业质量安全承诺书”,公开承诺:守法经营、诚实守信、实行追溯、严格收购等项制度和办法,对生产经营和销售不符合规定的肉食品,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严重的将取消屠宰资格。五是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等手段,对家畜屠宰企业和肉食品市场进行舆论监督,对查处的劣质肉类进行公开销毁。同时调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加强群众监督力度,设立举报投诉电话并向社会公开,并利用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安排专项费用开展专项整治宣传活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介及出动人员和宣传车公开宣传《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及食品安全等内容,使广大群众形成了良好的食品安全意识,对私屠滥宰和制假售假行为进行了有力的打击。六是重点强化了人员培训和执法力度。执法人员在自学和相互交流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国家和自治区举办的屠宰执法人员培训班,加大对有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并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作风,掌握和运用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办事。七是迅速布置开展了“迎六十大庆.保食品安全”集中整治工作行动。根据《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要求流通、服务企业加强对食品加工和商品流通的管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工作制度,严把进销食品加工和批发、零售关,建立食品购销索证索票制度,质量追溯制度等。

5.积极组织参加跨国集团采购会。6月我们积极组织西苏旗、太仆寺旗、西乌旗、正蓝旗等地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企业和盟内重点企业首次参加跨国零售集团采购会暨首届全国农村商品对接会。进一步向国内外客商推介我盟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特色肉类和蔬菜等农副产品,采购适合农家店销售的便宜、实惠、放心的产品。通过与跨国集团购货方建立直接联系,为我盟企业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搭建了良好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盟内企业熟悉了跨国采购的程序和要求,对跨国市场需求有了新的认识,明确了各自企业产品调整的方向。会上我盟参会企业与国内外客商达成了2000多万元的购销协议。

6.加强了对市场的监测。2005年全盟纳入市场监测的企业有14家样本企业。各监测企业分别将600种消费品和300种生产资料的供求情况进行了分析监测。为加强市场监测工作,盟内组织监测企业和旗县局监测人员系统地学习监测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聘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授和座谈,使监测水平和技能得到了提高。全盟54户有代表性的监测企业,被纳入到商务部4个监测系统和应急商品数据库。各监测企业均能按时上报监测数据,提供相关信息,及时分析和发布相关市场情况,为盟内商品市场动向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信息。

7.抓好行业管理工作,积极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充分发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牵头、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一是餐饮、酒店、美容、美发等工作,倡导以绿色餐饮、旅游餐饮为主,重点是示范店的建设,以示范店为主进行规范引导和建设。以迎六十大庆为契机,规范饮食行业。以餐饮协会为主进行切入,积极组织餐饮大赛等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二是选择有条件的行业,牵头组织开展诚信体系建设的试点工作,规范行业信用标准,推进商业诚信健康发展。三是继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加大执法和采取集中销毁等专项行动,增强企业自主维权的意识和能力,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四是深入贯彻落实《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将有关规定及时印发各地,组织各地积极宣传,要求各地制定具体方案组织实施,对企业的不规范行为进行清理和纠正。五是组织力量抓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要求各地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生产安全。六是加强酒类流通管理,认真贯彻落实《酒类流通管理办法》,有效地遏制假冒伪劣产品,规范了酒类经营秩序,促进酒类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七是商业直销有序进行,我盟已对多家直销企业开设的直销服务网点进行了认证,并督促规范其它的直销企业依法进行直销认证。八是规范再生资源回收工作,并对各地回收企业进行全面摸底调查,了解当地回收企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引导和督促再生资源行业和企业有序发展。九是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优化市场环境。商务部门加强了对成品油市场监督管理,规范二手车流通和拍卖典当等行业秩序。对报废车回收、拆解车市场以及有资质的报废车回收拆解点逐户进行了清理和规范,要求达到相关规定条件,确保回收到的报废车辆及五大总成不流向市场。

 (五)贸促工作进展情况

1.积极引导企业“走出去”。2007年6月7日-11日,组织我盟19家企业参加了“2007乌兰巴托中国商品展览暨投资洽谈会”。我盟地方企业生产的奶啤、奶食品、蒙古包、打草机、风力发电机、系列牛肉干、民族服饰、 奶酒等地方名优产品成为展会的亮点。“萨利”牌奶食品荣获蒙古国工商会颁发的“消费者最喜欢产品”奖和 “优秀产品”奖,锡盟代表团荣获组委会最佳组织奖。会展期间有90余家中蒙企业,经过面对面的洽谈,签订订货协议7项,金额947万人民币;双方企业签订意向性合作办厂、开矿协议5项,涉及金额2500万元人民币。

2.跟踪落实我盟企业与蒙古国企业经贸合作进展情况。对我盟企业与蒙古国企业经贸合作进展情况进行了跟踪落实。在“2007乌兰巴托中国商品展览投资洽谈会”上,我盟企业与蒙方企业所签贸易合同进展顺利,截止十月底,苏尼特右旗嘉利农牧业机械厂出口风力发电机1000台,贸易额100万元人民币;正镶白旗苏和牧机厂出口打草机300台,出口金额120万元人民币;锡盟北原民族贸易公司二连分公司出口保健茶,贸易额100多万元人民币;二连兴边贸易公司出口水泥1.6万吨,出口金额600万元人民币;二连安通建材厂,出口彩钢板1600平米,出口金额1042 万元人民币;二连运通公司出口自卸车55辆 ,出口金额1430 万元人民币。

三、全力做好各项“迎庆”活动

为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按照盟委、行署安排部署,盟商务局主要负责承担2007中国民族商品交易会、“天堂草原·和谐锡林”锡林郭勒首届民族文化产品展示大奖赛暨第二届旅游商品展示精品展两项活动。

(一)“2007中国民族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民交会)

2007年8月3日至5日在呼和浩特市召开的2007中国民族商品交易会,是经国务院批准,由自治区政府、国家商务部、国务院西开办、中国贸促会共同主办的大型民族商品交易会。这次交易会被誉为中国民族商品第一展,是自治区60年大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盟高度重视此次民交会的参展工作,责成盟商务局牵头起草布展方案,并做好参展工作。

根据民交会活动方案,锡林郭勒盟81平米展位布置全部采用特装,展位设计由专业设计人员完成,民交会综合展总体框架全部由专业设计搭建公司制作完成。展台总体以丰富的图片、实物,辅以多种声光电多媒体手段全方位展现锡林郭勒。

民交会期间,我们对外发布了一批重点投资项目,发放了投资指南画册,播放宣传片。充分展示了锡林郭勒盟独特的草原风光,特有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深厚的蒙元文化底蕴。在为期三天的展会中,我们共发出5种近万册宣传材料,接待了来访客商2000人次,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小食品倍受欢迎,来自国内外的企业界人士对锡林郭勒盟的旅游、矿产品开发等项目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有意投资兴业。

(二)“天堂草原·和谐锡林”锡林郭勒首届民族文化产品展示大奖赛暨第二届旅游商品展示精品展

在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之际,盟委、行署于2007年8月13日举办“天堂草原·和谐锡林”锡林郭勒首届民族文化产品展示大奖赛暨第二届旅游商品展示比赛。为切实做好精品展工作,盟商务局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和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工作班子,全面落实此项工作,精心布展、搭建展厅。经过严格筛选共选出来自盟内外个人收藏和企业生产的民族文化产品精品(包括民族服饰、民族工艺品等)220余件,其中包括2家盟外企业。展出的三天时间内共接待参观者1000多人次,有效推介宣传了我盟的民族产品。通过此次活动,不仅宣传了锡盟传统民族服饰,民族工艺品、旅游产品等,同时也看到了盟外的同类精品存在的优势,这些对提升我盟产品的档次起到了推动作用,又确定本地产品的发展趋势。

(三)“锡林郭勒-乌兰巴托友好2007”商品展示展销会

9月15日-19日,蒙古国消费者协会组织蒙古国企业在锡市举办了“锡林郭勒-乌兰巴托友好2007”商品展示展销会。为期5天的展会期间,共有蒙古国23个企业、六大类150余种商品参展,盟内外参观总人数近万人次,展会总交易额达20万元人民币。具有浓郁蒙古国风情的手工艺品、文化用品、服装、金银制品、皮革制品的成交额占总交易额的60%以上。欧式香肠、奶酪食品、化妆品等商品备受青睐,深受锡市消费者喜爱,部分展品销售一空。期间,蒙古企业与盟内销售商在鞋帽加工、肉制品销售、乳制品生产、跨境旅游合作及文化艺术交流等方面达成了进一步合作的意向。展会期间,蒙古文艺团体与盟内文艺团体进行沟通,为今后两国文化艺术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础。经贸活动加深了锡林郭勒盟与国外企业在经贸领域的交流和合作,也为今后我盟举办更多的国外商品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四、机关建设情况

(一)机关干部职工加强政治学习。按照有关规定,切实健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了中心组的年度学习时间不少于12次,培育学习型机关。一是基本理论,即学习了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理论热点面对面》、十七大报告辅导学习百问等理论知识,增强了机关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二是基本法律法规知识,即学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纪条规和《国家公务员法》等相关法律书籍,增强了机关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素质。三是下发了《机关公务员礼仪手则(试行)》,努力营造机关文化建设的文明氛围

(二)积极参加各类培训班。2007年,商务局克服了经费紧、任务重的现状,派人参加商务部、商务厅;盟委组织部、盟直机关党工委、人事局、财政局在伦敦、北京、上海、昆明、苏州、兰州、呼市、包头、集宁以及盟内组织的各类党务、业务培训班,参加培训30人次,其中处级干部10人次。

(三)充分发挥工会、妇联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全面促进机关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和计划生育工作。妥善处理信访办转发的群众上访事件。认真做好五五普法工作。全年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

(四)财务管理方面。以加强管理、堵塞漏洞,开源节流为重点,保证机关运转,提高财务管理的规范化水平。进一步规范车辆管理,加强车辆管理制度,做到不出差小车每日入库,全年无重大交通责任事故发生。

(五)电子政务和信息建设成效显著。进一步完善局机关内的计算机硬件基础设施,为信息化发展构建平台。与盟委、行署信息办和行署综合门户网连接,及时传递查阅上级各类信息和各类文件资料,全年共编发商务信息90期。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全盟商务工作对外宣传力度,专门派员参加全盟计算机网站建设培训班,精心制作锡盟商务局网页,网页的设计形式力求体现商务特色、地区特色。

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对外贸易进出口方面。我盟外经贸企业规模小,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少,产品整体缺乏国际竞争能力。企业主观上也缺乏开拓国际市场意识。

(二)对外经济合作方面。近年来各地区采取以资源优势引资的手段,使得外资项目进度和存量发展不平和。

目前,我盟境外投资相对薄弱,主要原因有:一是资本金不够。目前国内境外投资企业平均投资额在200万美元左右,而我盟企业的自有投资额平均不足60万美元。市场占有率及抗风险能力非常弱。二是缺乏开拓国外市场意识。很多中小企业报有“小富即安”思想,满足于国内市场上的小打小闹,不敢涉足国外市场。三是企业缺乏开拓国际市场的人才。一些企业虽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人才,但普遍缺乏精通外语、了解国外法律、善于管理的复合性人才。四是我盟没有境外机构,境外投资有效信息渠道少,企业对走出去感到茫然。

(三)口岸管理方面

1.资金投入的问题。从2004年到2006年国家预算内到位资金460万元,自治区财政本级到位资金480万元。2007年口岸要通过国家的验收还需投入1700万元,嘎达布其镇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资金需投入2000万元,口岸供电项目需垫资1500万元,今年累计需投资5200万元。但由于东乌旗地方财力有限,且各项投资均较大,在短时间内仅凭东乌旗自身能力难以完成口岸及配套工程的建设项目。

2.口岸用电保障问题。口岸目前使用的10KV输电线路输送距离为60余公里(正常10KV输电线路输送距离最远为40公里),由于要满足中蒙二个口岸的日常和建设用电需求,加之线路损耗较大,该线路已远远不能保证口岸建设安全用电,特别是各项工程施工高峰期断电、跳闸事件频发,已影响了施工进度。随着嘎达布其镇常年临时开放临近,以及蒙古国境内实施的矿产开发项目将在口岸镇建选厂,用电需求将会进一步加大,开工建设乌里雅斯太镇至口岸110KV输电线路和变电站迫在眉睫。

3.开展金融、保险业务问题。现人民币、美元和蒙图不能在口岸兑换,很大程度上已制约了口岸贸易的往来。同时,蒙古国车辆超载严重,在东乌旗境内交通事故时有发生,蒙古国入境人员经济补偿能力低,因而经常引发外事纠纷,在口岸开展国际结算和保险理赔业务显得尤为紧迫。

4.出入境证件办理及签证问题。随着口岸常年开放的临近,异地客商出入境人数将大幅度增加,但因公护照的出境证明、因私、旅游护照的办理和签证等业务问题均不能在当地办理,给出入境人员带来诸多不便。

(四)国内贸易方面。

由于内贸工作内容多、涉及面广,加之各基层商务部门人员少、业务技能参差不齐,经费短缺,对内贸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解决办法和措施不多等情况,致使一些工作开展的不扎实。

六、2008年工作的基本思路

(一)对外贸易进出口

1.要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 继续深入实施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和科技兴贸战略,积极促进对外贸易进出口增长,提高我盟进出口企业和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中的占有率,增强应对国际市场波动的能力。

2.在加大原有大宗商品如工程机械、建材、机电、稀有金属、矿产品、马铃薯、活羊、肉食品、粮食、农产品等商品出口基础上,调整出口主体结构,积极支持和引导各种所有制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开展对外贸易进出口业务。重点突出抓好年出口额超百万美元以上骨干企业的对外贸易进出口,壮大外贸经营主体规模。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活羊出口补贴资金,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通过活羊及肉食品出口,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民生。

3.重点抓好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实施出口品牌战略,鼓励企业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步伐,提高传统大宗出口商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4在加大出口的基础上,积极鼓励进口,通过争取国家外经贸发展资金支持有进口业绩的企业,注重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我盟外贸企业综合实力。

5.着力培育外经贸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提升企业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优化企业结构,壮大加工贸易进出口企业队伍。同时千方百计为外经贸进出口企业争取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西部发展促进资金、高新技术出口研发资金、技改贴息资金等项目扶持资金,扩大对进出口企业技改和高科技出口产品的研发扶持的力度,以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使更多的有实力的进出口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参与到国际市场开拓和竞争中,带动我盟地方经济的发展。

6.进一步落实各项鼓励性政策措施,推进“走出去”战略有效实施,创造有利于企业“走出去”的体制和政策环境,鼓励具有比较优势的外经贸企业、外资企业“走出去”,利用国(境)外资源、市场等优势投资办企业,推动境外加工贸易发展,在带动设备和产品出口的同时,促进我盟进口贸易的快速增长。

7.加大外贸宣传力度,提高外贸服务水准,充分用足用好国家的有关政策,使广大基层企业尽快打实基础。同时加强与行业部门之间的协作,提高为外经贸进出口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和支持企业扩大进出口贸易,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

8.按照“全方位、多元化、重点市场重点开拓”的思路,切实加大对中东、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东南亚、港澳及俄蒙等国际市场的开拓力度,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加快形成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格局。

9.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高交会等国内外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大型交易会、博览会、广交客户,促进成交,扩大我盟对外贸易的进出口。

10.积极建立反倾销、应诉和市场预警机制,营造良好的公平贸易环境,促进我盟对外贸易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对外经济合作

1.明年工作思路。2008年争取实现利用境外资金6000万美元。按照 “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提升沿边开放”几个方面进行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要深刻理解这一论述的新要求,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继续加强与港澳台的经贸合作。加强与蒙古国经贸合作,积极拓展各种形式的边境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

十七大报告的关键词是创新,具体到利用外资促进工作,就是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结合外资具体工作,除外资并购外,今后应积极探索私幕基金、创业投资等利用外资新方式。当前我盟利用外资的着力点是产业,而服务业即将成为我国未来利用外资的重点,因此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把服务业利用外资作为提高我盟服务业水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今后投资促进工作的方向,也是值得我盟关注的课题。

2.明年工作具体安排。(1)2008年全盟外资工作重点是对新引进的外资大项目、大企业进行跟踪服务,全面提升锡盟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近年来,著名的美国圣元营养集团、神华国际(香港)有限公司、香港协鑫、香港华润等大集团公司旗下的企业纷纷进入锡盟的风能、乳品加工和矿产开发领域,促进了我盟能源工业的发展。对上述企业在我盟实施的“内蒙古圣元食品有限公司”、“国华锡林郭勒新能源有限公司”、“内蒙古多伦协鑫矿业有限公司”、“内蒙古协鑫锡林矿业有限公司”等项目继续跟踪服务,根据项目工程进度不断提高外商投资规模。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引进与工业相链接的服务业利用外资和投资性外资的新方式。(2)充分利用珠恩嘎达布其口岸“新欧亚通道”的优势,加强与蒙古国经贸合作,积极拓展各种形式的边境贸易和技术合作。通过政府援建项目,推动与毗邻蒙古国在道路建设、城市周边植树绿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餐饮旅游等方面的劳务合作。进一步扶持现有境外投资企业的发展,以此带动运输、采选加工、机械维修等行业的境外投资项目。(3)调查和了解盟内现有的涉外研修培训、劳务输出培训机构信息,全面了解我盟外派人员的生源、走向及从业情况,掌握我盟输出(国外)劳务的基础资料,积极推动全盟涉外劳务输出业务的发展。

(三)口岸建设管理

1、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口岸建设。通过加大地方投入、争取国家投资、吸引民间资本加快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力争2008年5月前完成海关、检验检疫局办公大楼建设,使口岸基础设施条件达到国家常年开放口岸验收标准。进一步完善联检区域内各类标识、标牌、公告栏、宣传栏;根据各联检部门要求完善计算机网络,实现相关电子数据的传送和转换;建设口岸车辆入境通道消毒池、监管场地内熏蒸库及入境车辆通道与监管场所之间的道路硬化和封闭;完善口岸管理区及联检大楼内监控系统。

2、制定口岸经济发展规划。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财力编制立足长远、切实可行的口岸经济发展规划。规划应包括边贸专业市场、边民互市贸易区、物流仓储、进出口商品加工、各类服务设施等口岸经济的基本要素。

3、及早规划口岸加工业。要充分利用口岸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口岸加工区,为发展口岸加工业奠定基础。积极引入外来企业,扩大加工区发展规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企业入区条件。要着力培育入区企业,在政策和服务上给予大力的支持,同时要把引进外来大企业、大集团作为发展口岸经济的重点,积极引入外来企业。在培育和引进企业的同时,要下大力气抓好培训工作,让企业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外经贸政策、法规和操作程序,用足、用活各项外经贸的优惠政策。

4、加强与蒙方的沟通协作。通过加强与蒙方地方政府的交往,与蒙方地方政府建立经贸合作机制、沟通协调机制、定期会晤机制、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等,为企业开拓国外市场创造条件。

5理顺口岸管理体制,形成协调互动管理机制。鉴于口岸工作涉及面广,口岸管理部门多为直属单位,为进一步加快口岸的发展,需要从更高的层面加以协调和指导。成立以分管领导任组长、有关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加大协调口岸监管部门的力度,进一步明确其口岸管理权限和范围,在各司其责的基础上,促进口岸资源共享。

(四)国内贸易。2008年全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可达到80亿元,同比增长17.6%。

1.继续推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一是在已实施的地区基础上,继续建设和改造高质量的农家店。二是严把试点企业准入关,建立试点企业优胜劣汰机制。对不具备配送能力或不能保证所建农家店统一采购商品、售卖假冒伪劣商品的试点企业,一律不准参与试点,已经报批的也要取消试点资格。三是对上几年建设的农家店进行回访和抽检。对回访发现不合格的试点企业或农家店取消政策资金支持,并对项目实施地区通报批评。

2.推进实施“112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按照国家标准化市场进行改造。继续争取将锡市畜产品交易市场列入国家双百市场工程。

3.在流通领域推进规范化建设。重点是餐饮业及美容美发业。一是餐饮业以推进实施绿色餐饮、旅游餐饮、民族餐饮等为主,指导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充分发挥餐饮行业协会的作用,积极开展示范店的建设,以示范店进行引导和规范,条件成熟后举办全盟餐饮大赛。二是美容美发业,充分宣传贯彻《美容美发业管理暂行办法》,以此进行引导和规范。

4.抓好流通领域重点项目的建设工作。一是继续促进锡市物流中心、西乌旗白音华物流中心的建设,二是抓好东乌旗草业及出口活畜交易及多伦大市场项目的继续工作;三是规划和引导建设一批如阿旗日用消费品商场等大中型超市项目。

5.搞好酒类流通管理工作。全面贯彻实施《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全盟全部开展酒类随附单和酒类流通登记备案制度。一是搞好登记人员的培训工作。二是加强宣传、指导,使得酒类生产和经营者及消费者了解酒类流通管理的意义与作用。

6.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工作。以贯彻商务部“关于加快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为重点,制定全盟再生资源行业规划,在锡市等地引导和建设再生资源重点市场。

7.抓好流通市场的监测工作。以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为市场监测为主,按国家的要求,给予监测企业积极的指导和帮助,及时监测全盟生活必需品和主要生产资料的市场变化和供求情况,提供必要的数据分析,当好参谋。

8.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程序。一是整顿和规范屠宰市场、成品油市场、酒类流通和其他监管市场秩序;二是突出抓好食品安全卫生工作;三是做好整规办的牵头、组织、督查工作。

(五)贸促工作

1.开展境外展览工作,帮助我盟企业拓宽出口市场。俄罗斯周边地区与我盟在经贸合作方面始终没有进一步发展,在08年的工作中,寻求自治区贸促会的帮助,要努力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争取达成一批合作项目。

2.充分利用我盟的地缘优势,继续组织相关企业参加“2008乌兰巴托—中国商品展览暨投资贸易洽谈会”,把我盟具有竟争力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帮助企业在发展中壮大。

3.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充分发挥贸促机构对外联络的优势,加强同南方省区有实力的企业联系,引进国内外客商来我盟投资合作。

4.举办锡林浩特地区地方产品展览暨投资贸易洽谈会,邀请我盟周边地区的商家来我盟参展、洽谈项目,使我盟更多的企业在竟争中生存,在发展中壮大。

5.根据自治区贸促会的工作要求,成立并注册锡盟国际商会,组织当地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加入商会组织。